在醫(yī)大進修的這段時間,難得參加了幾次陳諒老師的大查房。在每次查房的頭一天,年近八旬的陳老師肯定會到病房,詳細詢問每個要查病人的病史,幾十年前的事都會問到。到次日正式查房,管床醫(yī)生報告病史時如果漏掉了哪部分,他都心里有數(shù),會以提問的方式作為補充。對病人的查體,更是一絲不茍,四個病人,要一上午才能完成。待到各家教授發(fā)表意見的時候,絕沒有隨聲附和的,都會將自己真實的想法說出來,“百家爭鳴”之后,給出個最準確的診斷。有兩次,參加陳諒老師和王慕一老師同時查房,那更是精彩。王老師也是六旬老人了,但對陳老師的尊重,真的和陳老師的學生無異。兩位老人的整體思維方式、淵博的學識、嚴謹?shù)膽B(tài)度、敏銳的反應,讓我知道了什么是“學問”,為什么他們一進來,大家都會肅然起敬。知識的魅力就是這樣的無窮,對疑難病例的診斷,他們的確高人一籌。
帶著對他們這份崇敬的同時也感嘆,這需要多少知識底蘊做保障呢?在醫(yī)大,研究生和博士生多得是,他們的業(yè)務學習多數(shù)是在業(yè)余時間。提到“學習”,總會有人嗤之以鼻,會和“錢”聯(lián)系在一起,實際上,那里年輕人學習,與“錢”沒有什么關系,部分人是為自己的未來積攢資本;部分人則是一種生活習慣和興趣,這與業(yè)余時間喜歡喝喝酒、打打牌沒什么更大的區(qū)別。有時候,環(huán)境和氛圍對人的影響,不可忽視!在我們把更多時間刻意用在了交際和關系的積累時,他們卻用高水平的診療、優(yōu)質(zhì)的護理服務贏得了這一切。是啊,德才兼?zhèn)涞尼t(yī)生和護士,在贏得眾多朋友的同時也提高了醫(yī)院的聲譽,這其實是個良性循環(huán)的過程。這種人際關系的建立,是自然而然形成的。
進修的過程既漫長又短暫,經(jīng)常聽見有人說:護士長進修,看看就行了,用得著那么長時間嗎?實際上,進修是需要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才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思路。進修的過程不僅僅是提高業(yè)務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過程,更重要的是意識形態(tài)方面的改變:通過進修,找到差距,改變我們以往固有的思維方式,把新思維、新理念貫穿在日后的工作中,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醫(yī)療護理行為。達到這樣的目的,是需要時間和空間才能完成的。這也正是去年九月份,南毅院長在一次院周會上提到了“臨床思維”的關鍵所在,盡管那時的認識還比較膚淺,但通過在醫(yī)大進修的這段時間,讓我對臨床思維的整體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。勤能補拙,讓我們將新的理念和思維投入到日常的工作中,在此,愿和大家共勉。
王雅萍